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6月8日 - 凱基亞洲今天發佈2023下半年環球市場展望,內容涵蓋中國內地、香港、 台灣、美國、新加坡及印尼等地區。
(由左起)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及凱基亞洲國際財富管理主管戴耀權
回顧今年上半年,環球股市呈現區間上落,第一季末受到歐美銀行危機拖累,及後受惠於憧憬美國利率見頂及環球經濟表現優於預期所支持而出現反彈。近期內地經濟數據令市場失望,又再次為市場帶來波動,市場走勢更加欠缺方向。
展望後市,究竟美國能否「軟著陸」?高利率會否引發其他危機?內地加推政策又將會為投資者帶來甚麼機遇?
在此背景下,我們對2023 下半年佈局提出以下「LIKE」建議:
L ︰ 環球大型增長股 (
L arge cap equities) 更具防禦力
I ︰ 把握投資級別債 (
I nvestment grade bonds) 較高息率
KE ︰ 分散配置亞洲各國 (
K ey
E astern countries)
凱基亞洲國際財富管理主管戴耀權 表示:「雖然美國加息周期或已接近完結,但市場焦點將轉至經濟表現。基於後市變數仍多,繼續建議分散布局股票及債券。以股票計,大型股的值搏率相對吸引;債券投資則以投資級別債可看高一線。凱基亞洲提出名為「LIKE」的策略供大家參考。」
環球宏觀及美國
美國目前處於經濟擴張的後期階段,低失業率和高通脹率表明這一點。儘管貨幣政策緊縮,但由於私營部門資產負債表強勁,我們認為美國將能夠在2023年下半年避免衰退。目前,美國經濟對住宅投資的依賴非常低,家庭和企業的債務比率也處於數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時,96%的抵押貸款為固定利率。所有這些都表明,相較於以往,消費和投資更能抵抗高利率。
由於今年來美國經濟展現強於預期的韌性,加上生成式AI發展帶來相關科技股的價值重估,美股上半年表現優於預期。短期仍有支撐股市的一些有利因素,包括銀行業流動性危機暫解、生成式AI帶動相關科技股的價值重估、企業獲利好轉等。但須留意整體經濟發展的風險並未消失,衰退可能只是被推遲 (可能到2024年上半年),而非完全避免。經濟的韌性意味著美聯儲將不得不將利率維持較高水平。緊縮貨幣政策累積的後果最終會惡化勞動力市場,並對消費和投資產生影響。高估值、緊縮的貨幣環境和潛在的衰退仍對中長期的股票投資不利。根據歷史經驗,一個可引領大型科技股成長的新結構性趨勢 (如生成式AI) 可能推升股市短線錄漲幅,但往往無法扭轉經濟的正常循環或抵抗經濟的衰退周期,這是今年科技股大漲後須留意的短期風險。因此,投資者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應逐漸轉為防禦型策略。
至於債券投資,由於通脹已過高峰且開始下滑,加上銀行加速緊縮放貸,預計聯儲局升息至5.25%之後停止升息,但年底前通脹仍遠高於聯儲局目標而維持高利率。建議在停止升息至降息之前增加國債配置,並且隨著聯儲局釋放緊縮指引時增加配置中長端國債,以及信用等級較高的投資等級公司債,並且避開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 表示︰ 「對衰退的疑慮消退帶動美國股市今年以來表現優於預期。短期仍有支撐股市的一些有利因素,包括銀行業流動性危機暫解、生成式AI帶動相關科技股的價值重估、企業獲利好轉等。但須留意整體經濟發展的風險並未消失,衰退可能只是被推遲 (可能到2024年上半年),而非完全避免,經濟韌性意味著美聯儲將不得不將利率維持較高水平。緊縮貨幣政策累積的後果最終會惡化勞動力市場,並對消費和投資產生影響。今年稍後應逐漸轉為防禦型策略。」
中國內地及香港
市場預測或過於樂觀
我們認同中國經濟已經擺脫了去年的增長困境,修復性復甦已經全面展開,首季經濟增長率更為全年經濟復常開了一個好頭,今年經濟表現可望優於兩會訂下的5%目標。惟若與市場稍為樂觀的全年經濟增長展望比較,我們預測暫略為保守,原因是近月多項經濟數據出現矛盾,反映復甦勢頭不平均。凱基亞洲預期,最終今年經濟增長或達5.5%以上,當中的最大變數為消費支出的回升速度。
憧憬落實更多政策
仔細分析4月時所舉行的政治局會議,會議指出三重壓力 (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及預期轉弱) 有所緩解,但內生性動能不足。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預期人民銀行或會於未來三個月內放寬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保持復甦力度。
中美關係續為波動因素
預期中美關係將於下半年繼續成為市場焦點,我們引述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的言論:美國如今把中國認定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這樣肯定會給中美關係帶來很多不穩定因素。投資者需繼續留意事態發展,以調整經濟展望及投資部署。
恒指目標價為 22,100 點
在去年底發布的港股展望,我們預測恒指今年目標價在基本情境下為21,100點。當時我們預估今年恒指成份股的每股盈利為約2,050港元,即按年增長10.6%。截止目前,今年已公布第一季業績的公司,其盈利增長中位數約11%,符合年初的預期。考慮到當時內地尚未公佈全面復常,故預測數據並未完全考慮其正面作用,我們現時調升2023年每股盈利至2,085港元,按年增長約12.5%。此外,我們亦把恒指年末的預測市盈率調升至10.6倍,故此我們上修恒指年末目標價至22,100點。
4 大投資主題
央國企分紅穩步上揚
舊經濟股續發力
加息後期留意新經濟股
抵禦衰退黃金ETF
焦點股
名稱
目標價
國企改革受惠股
中移動(941)
78
中國銀行(3988)
3.6
優質舊經濟股
友邦保險 (1299)
94
長江基建(1038)
52
加息後期新經濟股
騰訊控股(700)
400
比亞迪(1211)
300
抵禦衰退黃金ETF
SPDR金ETF(2840)
1600
以上資料由凱基證券亞洲有限公司提供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 表示︰「由於市場已顯著調升對內地經濟的展望,投資者務必關注往後經濟數據及企業盈利表現。我們預計中央將進一步加推政策以穩定復甦苗頭,展望下半年港股有望在波動中向好。策略上,投資者應從基本因素入手,建立攻守兼備的港股投資組合。」
台灣
台灣市場方面,除因台灣身為半導體與伺服器生產重鎮而受益AI浪潮外,庫存去化與新品備貨將支撐製造業下半年迎來庫存回補,加上基期效應將推升獲利成長,屆時可望帶動季節性行情。其中新品備貨效應可望帶動蘋概板塊下半年獲利迎來顯著增長,而AI趨勢支撐半導體與伺服器組裝廠2024年迎來光景。
雖AI受惠股目前的估值普遍已不便宜,因其長期結構性趨勢相當明確,如股價若有適度修正仍是重點關注板塊,台股的AI受惠族群包含IC設計服務、晶圓代工製造、雲端/資料中心、ABF、先進封裝等。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 表示︰「AI狂潮成功驅動台灣市場脫離過去3-4個月的整理區間,搭配去庫存與新品備貨將支撐製造業下半年迎來庫存回補,加上基期效應將推升獲利成長,屆時可望帶動季節性行情。因AI長期結構性趨勢相當明確,帶動相關類板塊價值重估,在經濟出現實質衰退或 AI 指標板塊明顯轉弱前,即使股價回調仍應持續留意AI 供應鏈板塊發展。」
新加坡
美國和歐洲的銀行危機、中西方國家之間持續的緊張關係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推動了對避險資產的需求,而新加坡則是特別適合避險資本的理想選擇,尤其是來自亞洲的資本。
凱基亞洲新加坡研究部主管陳廣治 表示︰「新加坡整體經濟狀況良好,增長主要得益於建築和服務業的增長,彌補了製造業的下滑。通脹率保持較高水平,主要由持續的資本流入和富裕人群推動。當局已經收緊政策以控制對家族辦公室和房地產的強勁需求。」
由於利率持續走高,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加,預計銀行業今年將再次實現創紀錄的利潤。房地產市場的強勁需求導致房價上漲並湧現更多新項目。
印尼
印尼經濟預計將在2023年實現增長,政府的年增長目標為4.5%-5.3%,高於3.5%的20年平均水平,反映出經濟已從2020年疫情的收縮中復甦。我們預計儘管利率更高,貸款增長率於2023年將達到9%,高於8%的15年平均水平。回顧疫情期間,由於企業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2021年的貸款增長為負。2023年的大宗商品前景維持正面,印尼作為大宗商品出口國,將受益於強勁的大宗商品價格。我們認為這種趨勢將持續到2024年。
凱基亞洲印尼資深分析師 Yuganur Wijanarko 表示 ︰「我們對印尼下半年的經濟持樂觀態度,其中的催化劑包括︰儘管利率上升,貸款增長仍將繼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在2024年總統選舉年之前市場情緒維持正面。」
Hashtag: #凱基亞洲
Công ty phát hành chịu trách nhiệm cho nội dung của thông báo này